世界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创造了两个第一,“双奥”之城和奥运史上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
低碳运营、绿色办奥贯穿于本届冬奥会全过程。
北京冬奥组委用“低碳管理”和“生态保护”两个关键词概括了践行“绿色办奥”的实践和成果。即通过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同时采取林业碳汇、企业捐赠、引导社会大众行动等方式实现碳抵消,从而保障了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归纳一下,具体行动的亮点为,复用体育场馆。利用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和其他体育场馆(如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将首钢遗址改造为大跳台等),对原有体育场馆进行改造,有效避免部分全新建筑物造成的建筑碳排放。必须新建的也要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最高评级,将碳足迹控制在了非常有限的范围里。
绿色建材作支撑。科技、绿色、千姿百态的冬奥场馆离不开建筑材料的支撑。在低碳场馆建设管理中,北京冬奥组委对于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低碳、可回收以及可持续性等性能提出了要求,建材行业水泥、混凝土、玻璃、板材、砂石骨料、涂料等为冬奥会项目建设提供了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到建造、运行、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材料。
绿电的可持续供应。本届冬奥会依托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和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实现了照明、运行和交通等赛时绿电全覆盖,预计北京冬奥会场馆消耗绿电约4亿度,仅此一项就可以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此外提前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冬奥会结束后,张北的柔性电网还将继续运行,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供应北京市约10%的用电量,继续为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做出贡献。
科技监控碳排放。将冬奥会的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接入了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的29个业务系统,可监测涉及绿电、物资、保障等187项指标数据,通过对建筑能耗、碳排放监测等实现可视化管理以减少能源消耗。智能建筑操作系统实时监控场馆中电、气、水、热等能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建筑进行多维度碳排放管理。
环保制冰技术。首次大规模采用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的二氧化碳环保型制冷剂进行制冰,资料显示,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及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三个场馆共建设7块的二氧化碳冰面的碳排放可以趋近于零,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也可得到回收再利用。该技术不仅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且相比较传统方式可以效能提升30%-40%,节省至少2.6万吨的碳排放。
氢能应用。氢能在本届冬奥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开幕式上的火炬是冬奥历史上首支氢燃料火炬,能够大幅度节省传统大火炬所造成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火炬之外,本届冬奥会还在众多企业的助力之下,搭建了一条制氢-加氢-储氢-运氢-用氢“一条龙”的氢能供应链,实现了赛区内的氢能交通服务供应,降低了冬奥会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碳足迹。
“云观赛”降低间接碳排放。“云观赛”模式成为疫情时代更可行、更便宜也更低碳的替代方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本届冬奥会仅定向组织观众进行现场观赛,这也意味着可能有超过50万吨的由旅游造成的间接碳排放得到了避免。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主媒体中心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世界各地观众不出家门就能实时了解比赛情况。
碳抵消措施。北京市政府和张家口市政府分别完成71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和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核证碳汇量分别为53万吨和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等三家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也以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的形式分别向北京冬奥组委赞助了20万吨碳汇量。
《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预估,2022 年赛时及赛后处理阶段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20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02.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18年韩国平昌奥运会排放量160万吨减少约三分之一。
北京冬奥会创立了低碳管理核算标准,建立了覆盖基线/实际排放量核算、减排量核算及抵消全流程的碳中和方法学,所落实的各项低碳方法为今后重大赛事低碳管理工作以及中国企业节能降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及优秀案例,彰显中国实现“3060双碳”的决心,为全球带来示范效应。
中国建材杂志移动端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