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轮机部分(机械能转换核心)
水轮机是直接利用水流能量的装置,不同类型的结构略有差异,但核心构件一致:
1. 过流部件(水流通道)
引水室:引导水流均匀、平顺地进入转轮,减少能量损失。
对于混流式/轴流式机组,常用蜗壳(形似蜗牛壳,将水流从四周引入转轮)。
对于冲击式机组,常用压力钢管(直接将高压水流引至喷嘴)。
对于贯流式机组,则采用直锥形引水段(适应低水头、大流量特点)。
导水机构:控制进入转轮的水流流量和方向,调节机组出力(如开机、停机、增减负荷)。
核心部件为导叶(多片弧形叶片,围绕转轮均匀分布)和传动机构(控制导叶开合的接力器、连杆等)。
转轮:水轮机的核心做功部件,水流冲击或流过转轮时,将水能转化为转轮的旋转机械能。
冲击式转轮:呈圆盘状,周向分布水斗(如切击式的双轮缘水斗);
混流式转轮:由上冠、下环和叶片组成,叶片呈空间扭曲状;
轴流式转轮:叶片呈桨叶状,可固定(定桨式)或随工况调节(转桨式)。
尾水管:将转轮排出的水流引至下游河道,同时利用转轮出口与下游的水位差回收部分能量(称为“动能恢复”)。
通常为弯肘形或直锥形。
2. 转动部件(传递机械能)
主轴:连接转轮与发电机转子,将转轮的旋转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
轴承:支撑主轴旋转,减少摩擦损耗,分为导轴承(限制主轴径向摆动)和推力轴承(承受转轮和水流产生的轴向推力,以及机组转动部分的重量)。
二、发电机部分(电能转换核心)
发电机将水轮机传递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辅以励磁系统。
1. 定子
定子铁芯:由硅钢片叠压而成,用于构成磁路,减少涡流损耗。
定子绕组:嵌入铁芯槽内的铜线线圈,当转子旋转产生交变磁场时,绕组中感应产生交流电。
转子铁芯:由磁轭(厚钢板叠成)和磁极组成,磁极上装有励磁绕组。
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后产生磁场,转子旋转时形成旋转磁场,切割定子绕组产生电能。
集电环/电刷装置:用于向旋转的励磁绕组引入直流电(小型机组常用),大型机组多采用无刷励磁系统。
3. 冷却系统
用于散发运行中产生的热量(铜损、铁损等),保证机组温度稳定。
小型机组常用空气冷却。
大型机组采用水内冷(定子、转子绕组通水冷却)或氢冷(氢气导热性优于空气)。
三、辅助系统(保障机组稳定运行)
调速系统:通过控制导水机构(导叶)或喷嘴开度,调节进入水轮机的流量,使机组转速稳定在额定值(如 3000 转 / 分,保证电能频率稳定)。
润滑系统:为轴承提供润滑油(或润滑脂),减少摩擦并散热,包括油箱、油泵、滤油器等。
密封系统:防止水轮机尾水管的水倒灌(如主轴密封),或防止润滑油泄漏。
制动系统:机组停机时,通过制动器(如空气闸)快速降低转速,缩短停机时间。
监控系统:由传感器、控制柜、计算机组成,实时监测机组转速、温度、振动等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和故障报警。
转子铁芯:由磁轭(厚钢板叠成)和磁极组成,磁极上装有励磁绕组。
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后产生磁场,转子旋转时形成旋转磁场,切割定子绕组产生电能。
集电环/电刷装置:用于向旋转的励磁绕组引入直流电(小型机组常用),大型机组多采用无刷励磁系统。
3. 冷却系统
用于散发运行中产生的热量(铜损、铁损等),保证机组温度稳定。
小型机组常用空气冷却。
大型机组采用水内冷(定子、转子绕组通水冷却)或氢冷(氢气导热性优于空气)。
三、辅助系统(保障机组稳定运行)
调速系统:通过控制导水机构(导叶)或喷嘴开度,调节进入水轮机的流量,使机组转速稳定在额定值(如 3000 转 / 分,保证电能频率稳定)。
润滑系统:为轴承提供润滑油(或润滑脂),减少摩擦并散热,包括油箱、油泵、滤油器等。
密封系统:防止水轮机尾水管的水倒灌(如主轴密封),或防止润滑油泄漏。
制动系统:机组停机时,通过制动器(如空气闸)快速降低转速,缩短停机时间。
监控系统:由传感器、控制柜、计算机组成,实时监测机组转速、温度、振动等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和故障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