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碳排放  碳中和,  风光基地  碳达峰  低碳  碳中和  双碳  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 

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2022-03-17 2010
核心提示:双碳目标对中国能源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履行负责任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力争 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与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层面历史性的雄心展现,而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多方面的部署和努力。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发展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方向。
双碳目标对中国能源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目标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标志性特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文明兴”,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十九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 署。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路线图。 2019年10月22日,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并指出,能源 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应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 命,中国将全方位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 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 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2020年12月16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21年3月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去年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自主贡献新目标,展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坚定决心。2021年3月3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与联合国秘书长进行对话时指出,在 去年全球疫情肆虐面临诸多困难的艰难时刻,习近平主席宣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有力度的国家自主贡献,坚定履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率先支持 “绿色复苏”倡议;目前国内正在积极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的行动,各地各行业根据自己的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行动,全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层面历史性的雄心展现,是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而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多方的工作部署和共同努力。
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企业主要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实现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路径的必由之路。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道路无疑更加困难——欧盟从1990年后,碳排放量已经开始持续减少「1」,而其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
和”「2」期间整整经过60年;其他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用的时间也普遍为50-70年;而我国需要在30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进程,这无疑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在降低单位GDP能耗、节能减排等低碳转型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能源的消费总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全社会的能源需求持续上涨,但我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如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 级、去除过剩产能等相关政策,同时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得益 于此,当前我国煤炭、石油的消费量涨幅已得到明显抑制,天然气消费量有所上升,“一 次电力”「3」及可再生能源等消费量持续上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突 飞猛进,到“十三五”末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历史性降至56.8%,非化石能源消费 比重增长到15.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9.8亿千瓦,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1990-2020年共30年能源消费构成(单位:亿吨标准煤)
可见,虽然传统化石能源短时间内无法被非化石能源完全替代,但我国节能减排、迈向更清洁能源结构的道路不会改变,这也对中国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前煤炭依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需求,传统能源企业面临着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压力,减少煤炭的使用。油气对外依赖度高,逐步提高石油、天然气乃至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仍存在很大困难。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升级方式也同样存在争议。在双碳目标下,生态环境部及地方都通过各项政策对高能耗、高排放(下称“两高”)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进行了更为严格的约束。以煤炭发电(下称“煤电”)为例,其是典型的两高产业,截止2021年7月底煤电装机容量为10.9亿千瓦。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煤电装机在2030年应该达到13亿千瓦,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则表示到2035年14亿千瓦煤电才能满足我国电力需求;但这无疑将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带来更大挑战。在煤电初期建设投入高、成本回收周期长的情况下,我国在役煤电机组平均服役年限当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若其提前退出也将对使得已投入成本无法回收,相关大额贷款面临违约,可能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也同样面临挑战。以光伏发电和风电企业为例,近年来,随着光伏和风电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光伏和风电的发电成本日益下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2021年起我国除户用光伏以外,其余光伏项目和风电项目全部将进入无补贴时代,这是新能源企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也要求光伏和风电企业必须调整自身对补贴的依赖,寻求提高企业效益的其他方式「4」。其他新能源企业也普遍面临着和光伏发电、风电企业相似的挑战,即在无补贴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如何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并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新能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高效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但是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后, 增加了电网调峰、调频的压力,由此,储能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储能方式仍为抽水蓄能,而储能技术则主要围绕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基础研发和应用研究展开。但储能产业政策在顶层设计和规划发展方面仍在起步阶段,政策系统性和针对性仍需要加强。储能企业作为发展低碳或零碳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攻克现有难题外,国家层面应进一步提升储能战略地位,科学合理规划储能产业发展目标和布局,促进企业产学研用结合和市场化应用。可见,在双碳目标约束下,传统能源企业低碳转型工作压力增大,新能源企业业务盈利模式发生转变,储能等适应新型能源结构需要的企业尚在起步阶段。在当前新冠疫情反复、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普遍增大的情况下,中国能源企业的未来发展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企业主要机遇
在双碳目标提出后,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企业迎来发展利好,储能、氢能等绿色低碳技术得到更大关注,这将给予相关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助力其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而在未来能源系统低碳化变革下,传统能源企业也应尽早进行转型部署,迎接挑战。发电行业是当前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发电行业通过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例来降低碳排放。据中电联发布的《2020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一览表》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2.8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合计达5.34亿千瓦。而在2020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与此同时,2021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给予相关企业信贷优惠等支持政策。风电、光伏发电在迎来行业发展利好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大的资金支持。

2009年-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单位:亿千瓦时)
双碳目标愿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方向,也为储能迎来跨越式发展催生机遇。储能行业当前也受到了从政策到资金乃至全社会的关注。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2021年8月9日,华夏、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华泰柏瑞五家基金公司均申报中证储能产业ETF「5」,成分股涉及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等行业。2021年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鼓励在自愿的前提下自建储能或调峰资源增加并网规模;允许发电企业购买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通过与调峰资源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交易的方式承担调峰责任,以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能源供给结构中,电力作为二次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化石能源,但有部分工业生产场景无法使用电力供能,故而需要其他清洁能源作为补充,氢能被作为电能的重要补充能源备选。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4月22日发布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氢能产业试点示范,探索多种技术发展路线和应用路径”;许多省市也做了进一步的政策跟进,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就于2021年8月16日印发了《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不少大型能源企业也开始探索建设氢能产业,如中国燃气表示其已与气电集团达成氢能领域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合作发展撬天然气制氢和加氢站建设等项目。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传统化石能源行业发展进入政策低谷期。而由于新能源发展的进程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在短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但传统能源行业也势必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这也是其在当前经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机遇。对许多传统化石能源企业来说,当前需要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减碳力度;由于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离不开调峰电源的有效补充,在我国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背景下,煤电灵活性改造的重要性被多次强调,相关企业对技术改造的及时跟进也将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加良好的机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碳中和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碳中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