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2022  碳排放  碳中和,  风光基地  碳达峰  低碳  碳中和  双碳  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 

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022-10-03 碳指数1470
核心提示: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包括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的用于开发清洁能源的土地资源、 可再生能源消纳额度、补贴、税收减免、担保、碳减排支持工具等。5)设立 国家级转型基金,为需要进行绿色和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提供融资 支持。6)加强转型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金融业如何防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气候相关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在碳中和背景下,转型风险可能 成为重大的金融风险来源。金融机构应强化对气候相关风险,尤其是转型风险 的识别、量化、管理和披露。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贷款业务为主的商
 碳中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技术投资将加 快,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 但在这一过程中,某些产业的资产搁浅、阶段性成本上升、失业等问题也会给 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各经济体对这些正负面影响的消纳能力主要取决于其 经济结构、资源禀赋、进出口结构和创新能力。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一些特点,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我国更有可能在低 碳转型中获得长期增长的新动力。比如,由于我国是化石能源净进口国,碳中 和意味着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替代,我国能源自给率因此将大幅提高、 能源净进口将大幅下降,有助于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再如,我国出台的一系 列绿色金融和产业政策,在未来三十年将拉动数百万亿新增投资,而投资于低 碳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将显著多于因退出高碳行业而损失的岗位,从而提振总 需求、GDP 和就业。此外,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有全球最大的绿色产品市场, 在绿色低碳科技方面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聚集效应,形成较大的国际竞 争优势。碳中和路径和绿色低碳融资需求 我们研究了碳中和目标下电力、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等实体领域的低碳 转型路径。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将呈现六大趋势: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系统智能 低碳化、终端能源效率和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产品需求优化、低碳基础 设施投资增长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我们的分析表明,落实我国现有政策可 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峰,但要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还需进 一步强化节能、削减煤炭消费、提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力度。 通过对现有政策情景和碳中和情景下减排路径的量化分析,我们认为,要 确保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电力系统必须在满足可靠性的基础上深度脱碳,主要 路径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加速煤电退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工业绿色转 型应主要通过提升工业产品和流程的能效水平、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挖掘系 统节能潜力并推动工业零碳试点。建筑行业则需要加快制定并实施强制性超低 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标准,推广高效节能家电和用能设施、控制建筑总量和延 长建筑寿命等。交通方面需要尽早推动绿色低碳城市规划、降低机动车出行需 求、制定重型车低碳标准以及发展氢能重型交通等。 课题组对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在未来 30 年间(2021-2050 年)的绿色低碳投 资需求进行了预测。具体测算方法和步骤包括:根据 EPS 模型及文献研究对低 碳能源系统的主要部门和领域所需低碳投资进行估算、根据近期历史数据与 GDP 比例对未来环保和生态投资需求进行估算、将上述“模型口径”的预测数 转换为按《绿色产业目录》确定的“报告口径”预测数。我们的结论是,在碳 中和背景下,按“报告口径”测算,我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 将达 487 万亿人民币(按 2018 年不变价计)。这个预测数明显高于清华大学气 候研究院、高盛和中金报告中的估计数。我们与这些机构的预测差距主要是因 为数据口径不同。比如,我们的数据口径覆盖了 200 多个绿色产业领域(除了 低碳投资之外还包括环保和生态投资),而清华等单位使用的数据口径主要覆盖 了较为有限的低碳能源投资领域。 金融业如何把握碳中和带来的机遇 我们从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投资者、碳市场、金融科技和转型金 融共七个方面对金融支持碳减排的国内外经验进行了综述,对绿色金融体系现 状与碳中和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金融机构提出了一系列具体 建议银行: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 2021 年 6 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 到 13.92 万亿元,我国绿色信贷的规模名列全球第一。但是,与碳中和的要求 和国际最佳实践相比,我国的许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治理框架、战略 目标、实施路径、气候风险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 距。建议我国银行业机构明确自身运营和投融资碳中和目标,设计分步骤、清 晰可执行的碳中和路线图;建立与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治理架构,将绿色与可 持续纳入公司治理,构建绿色与可持续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深化绿色与 ESG 产品创新,提升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深度及广度;加快研发转型产品,支持高碳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立碳核算和披露机制、环境气候风险分析和管理机制、 ESG 评价管理机制及信息披露等绿色专业能力。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为绿色产业的融资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 组成部分。从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累计发行的 绿色债券规模达 1.6 万亿;我国含 ESG 主题概念类基金和使用 ESG 投资策略构 成投资组合的基金约 270 多只,存续规模约 3000 亿元。为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 服务碳中和目标,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环境气候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尽快推出环 境信息披露操作性指引或标准,完善绿色债券筹集资金用途的规定,建立规范 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的自律机制。投资机构应推出更多融入 ESG 要素 的投资产品,强化本机构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积极行使股东权利,推动被 投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证券承销机构和交易中介也应重视发行主体的 ESG 表现, 引导市场实现差别化定价,强化产品创新能力,推出更多支持减碳的产品。此 外,建议尽快推出碳期货产品,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建立规范的碳金融市场。 保险: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与应对气候变化和 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风险保障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需要在数据积累、标准 体系、专业人才和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加快发展绿色保险,更好地服 务碳中和目标,建议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绿色保险产品保障范围, 构建多场景、全方位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绿色保险相关数据积累, 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费率厘定、承保理 赔、风险管理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持;制定重点行业风险评估标准和风控服务规 范,进一步强化保险业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创新激励机制,引导相 关行业领域更多地运用保险市场机制进行风险管理;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积极 研究气候风险相关特点以支持产品创新。 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国内机构投资者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始积极探 索 ESG 投资,逐步开展了相关能力建设。但是,对比碳中和的要求和可持续投 资领域的国际最佳实践,国内许多投资机构的可持续投资能力尚处于早期阶段。 建议政府和监管机构从政策制定端强化 ESG 理念,推动机构投资者建立符合碳中和要求的治理机制;建议机构投资者将 ESG 理念纳入到战略规划、投资决策、 风险管理等环节;建议资产所有者和资产管理者积极发挥股东的影响力,提升 被投企业的 ESG 表现,与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积极传播 ESG 理 念,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私募股权机构绿色投资能力建设。 碳市场和碳金融:2021 年 7 月 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 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配额规模超过 40 亿吨/年,标 志着我国碳市场正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但与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的 碳市场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我们建议:加快拓展全国碳市场的行业 覆盖范围和全国碳市场的温室气体覆盖范围,将甲烷等纳入管控范围;强化有 偿配额及抵消机制设计,适时推动有偿且差异化配额分配;将增强和发挥碳市 场金融属性摆到碳市场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碳金融及衍生产品创新;适时允 许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拓宽控排企业节能降碳资金来源;鼓励个人通过 自愿减排/碳普惠等方式参与碳市场,将绿色出行、植树造林、节电节能、清洁 能源使用等低碳行动转化为收益;推动构建新的碳市场监管机制,发挥政府部 门、交易所、第三方机构和行业协会自律监管以及社会监督作用。 金融科技: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但与碳中和背景下的潜在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建议进一步拓 展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运用场景,包括:监管机构可运用金融科技建立 绿色金融业务数据的统计、监测、评估和审计系统,落实激励政策(如绿色银 行考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开展系统性环境风险分析与压力测试,通过建立 碳排放数据共享平台、个人或企业碳减排行为画像等方法探索将低碳目标纳入 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机构可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绿色和棕色资产 的识别、分类以及环境影响测算,开展 ESG 风险管理,提升环境信息披露和绿 色低碳业务统计申报的效率;绿色金融市场可依托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 绿色低碳产品贴标、低碳投资者识别与激励、绿色 ABS 等资产交易和清洁能源 交易等应用场景中解决数据、机构、资产的可信度问题,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 度和标准化水平,降低成本。 转型金融: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大量高碳企业需要向低碳或零碳业务 转型。如果因为转型中的企业目前属于高碳行业而无法获得融资,那转型就很 难实现,而大范围的转型失败将会导致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我们建议从以下 方面推动构建转型金融的框架:1)明确转型技术路径,制定转型金融标准, 包括转型技术路径和准入门槛。2)建立转型认证和信息披露的体系,披露内容 应该包括资金使用情况、转型路径的实施情况、转型目标的实现情况、产生的 环境效益等。3)创新转型金融产品,如转型并购基金、转型贷款、转型债券、 转型担保、债转股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转型企业和路径的融资需求。4)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包括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的用于开发清洁能源的土地资源、 可再生能源消纳额度、补贴、税收减免、担保、碳减排支持工具等。5)设立 国家级转型基金,为需要进行绿色和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提供融资 支持。6)加强转型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金融业如何防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气候相关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在碳中和背景下,转型风险可能 成为重大的金融风险来源。金融机构应强化对气候相关风险,尤其是转型风险 的识别、量化、管理和披露。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贷款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侧重于评估气候因素对信用 风险的影响,保险公司从承保业务角度一般使用巨灾模型估算损失和保险定价, 资管机构及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投资业务会评估气候风险对资产估值、投资组合 收益率等指标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金融机构也开展了环境与气候风险分 析,但许多机构因为对气候风险的认识不足、数据可得性限制、缺乏专业能力 等因素,对气候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报告介绍了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关于环境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成 果,展示了若干转型风险分析的国内外案例,包括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中心关于转型因素对中国煤电企业贷款违约率的影响分析,Vivid Economics 关 于 2 度温升情景下关键行业板块估值变化,和 2 度投资研究所关于关键行业在 “延迟且突然”的转型情景下受到的影响分析。 识别和量化气候风险后,金融机构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披露。可比性较高 的风险披露能够优化市场透明度、提高市场效率、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 中国积极参与了关于气候相关信息披露问题的国际研讨。2020 年 12 月,人民银 行易纲行长表示,要针对金融机构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除了量化分析和披露气候相关风险之外,金融机构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管 理气候风险。近年的一些初步实践表明,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管理措施可包括: 1)建立气候风险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框架;2)设置降低气候风险敞口的具体 目标;3)完善投前贷前风险评估;4)根据环境气候风险调整资产风险权重; 5)完善投后贷后的气候风险管理。 建议国内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对气候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在监管部门指导 下开展环境气候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建立气候风险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框架, 完善投前贷前气候风险评估和投后贷后的气候风险管理,强化环境信息披露能 力,加快对碳风险对冲工具的研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碳中和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碳中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