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将在2024年—2026年,以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推动企业熟悉市场规则为主要目标,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监督,提升各类主体参与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主要任务。目前,全国碳市场的扩容计划正在有序进行,除电力行业外,最新纳入的钢铁、水泥、电解铝三个行业有望在今年进行首次履约。
目前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的项目有74个(都为2023年首批发布的方法学项目),预计2025年在增加煤炭瓦斯利用和公路隧道照明方法学后,减排项目也将迎来快速增长。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后的第一个挂网交易项目,也将在今年出现,参考市场消息,2025年一季度将有超过2000万吨的新CCER获得登记;第三批方法学也应该也会发布。
产品碳足迹
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2023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中规定的到2025年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本次《方案》将这一时间延长至2027年,需要完成制定的标准数量也增加到了100个。因此,2025年也必将是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发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份。
1月16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确定了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涵盖钢铁、铁合金、乙烯、水泥、石灰、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岩(矿)棉、铅锭、锌锭、工业硅、阴极铜、锂离子电池、移动通信手持机等产品。对于电解铝等已发布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不再推荐团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