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不稳定局势对全球电力系统构成挑战,凸显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能源系统设计越来越遵循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要求。能源系统设计应向“韧性”转型,以应对公平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三者的平衡问题——即“能源三角”。
1. 能源对日常生活供电至关重要
1. 能源对日常生活供电至关重要
电力是当代生活的必需品,它支撑着医院、粮食、水等关键基础设施,也是经济、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基础。然而,电气化程度的加深使现代社会对电力系统依赖更强。
例如,4月28日,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国和安道尔部分地区遭遇停电事件,造成了大规模中断,公共交通瘫痪,企业和关键公共服务关闭。
随着国际紧张局势加剧和能源价格波动,我们仿佛看到了19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的迹象。不同的是,当今世界有新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来增强能源韧性。
2. 如何增强电力系统韧性
“韧性”指的是电力系统抵御气候极端、市场动荡、战争和网络攻击等冲击的能力。由于电力网络高度互联,级联故障往往导致大面积停电。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增强电力系统的韧性。
(1) 分布式发电:传统集中式系统易受单点故障影响。分布式发电则风险更小,且技术成本正在下降——太阳能和电池在2024年价格分别下降21%和40%。研究显示,在考虑极端天气等因素后,优化分布式电源布局可显著减少切负荷。
(2) 能源互补性分散风险:水电、风能和光伏依赖不同自然循环,互为补充,储能、生物能和地热等也可增强协同效应,组合多元能源能有效降低系统同时瘫痪的概率。
(3) 可再生能源减少外部冲击:可再生能源本地化程度高、生命周期内对供应链依赖小,有助于应对外部冲击,还能使发电免受供应链中断的影响。
3. 投资清洁能源是增强电力系统韧性的关键
清洁能源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也是增强系统韧性的现实路径,应成为未来投资优先事项。同时,不能忽视“能源三角”中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