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乐希能源智能二网平衡阀技术特点:
1)智能二网平衡阀集执行器、温度传感器、平衡阀于一体,执行通过内置NB-IOT 无线模块与调度中心平衡系统软件对接,可以自行完成回水温度自动调节,也可以接受上位软件的开度指令完成开度调节。
2)智能二网平衡阀采用电信或移动运营商的公用NB-IOT无线网络完成虚拟组网,支持ModBus协议。
3)智能二网平衡阀内置锂亚电池供电,寿命确保5年免维护。
4)可测量及读取回水温度参数,温度传感器应采用不低于土0.3℃精度等级的传感器,分辨率达到0.1℃。
5)执行器可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或手机APP操作。实现非侵入式免开盖调试。
6)执行器控制精度1 %o可以通过手机程序现场设定阀门最大开度和最小开度。
7)可以设定定期自动巡检周期以清洗除垢,可以设定自动巡检开度范围。
执行器具有紧急手动功能,在电源故障或执行器故障时可以手动打开或关闭阀门。
8)执行器具有紧急手动功能,在电源故障或执行器故障时可以手动打开或关闭阀门。
一: 杜乐希能源平衡阀主动上报功能:
通过“开始工作月份”、“开始工作日期”、“停止工作月份”、“停止工作日期”,四个值决定平衡阀采暖期的工作时段,在此周期之外,平衡阀处于休眠状态,但每月会自动唤醒一次进行自检(此功能仅针对电池供电形式的低功耗运行状态)。
例如,供暖季为10月15日到次年3月1日,相应的设置为将“开始工作月份”设定为10,“开始工作日期”设定为15,“停止工作月份”设定为3,“停止工作日期”设定为1。
三、 电池供电低功耗运行模式的设定:
当采用电池供电时,考虑低功耗运行,5年不更换电池,所以需要对平衡阀的运行时间加以设定。平衡阀采用间隙式工作,“重启间隔时间”(默认20分钟)决定唤醒工作的周期,“运行时间”(默认60秒)决定每次工作的时长,在此时间内进行无线通讯、传感器测量、阀门调整等工作,然后平衡阀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根据默认值计算,电池电量可以确保超过5年的使用周期。用户可以自定义工作周期,但应注意电池使用寿命。“电池电压值”用于电池监测的工作状态,若电池电压低于4.8V,应立即更换电池,否则平衡阀将进入自我停机状态。
使用外部电源供电时,可关闭低功耗模式,此时将重启间隔时间设置成0即可。严禁向电池供电的设备重启间隔时间写0,否则将大大降低电池使用寿命。
四、 执行器有八种运行模式可选,运行模式分别如下:
工作模式及设置:
1:现场手动模式
2:远程控制阀位
3:回水控温
4:温差控制
5:压差控制
6:压差兼回温双回路控制
7:压差兼温差双回路控制
8:时序模式
用户根据需求通过对地址0x0F的值进行修改以达到修改运行模式目的。
例如,用户需运行在回水温度控制模式,则对地址0x0F写入0x02(数值2)即可。
Ⅱ、具体功能说明:
1:现场手动模式:该模式下阀门开度不受远程控制,但能读取执行器采集到的管网数据,用户可手动驱动阀门,此模式只需向地址0x0F写入0x00即可。可用于前期调试测试。
2:远程阀位:阀位由上位机发出指令,直接控制阀门开度,相应设置如下:先将地址0x0F设置成模式1,执行器就运行在远程阀位控制模式,再对地址0x1E写入开度值即可。
例如,将开度设置成50.0%,则向地址0x1E写入0x01F4(50.0%)。
若用户根据测量值自己判断后给定阀位,可选此模式。
3:回水控温:平衡阀根据设定的回水温度值和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进行自动化调节阀位开度。根据“回水温度设定值”、“温度偏离值”、“温度死区值”、“单次步进调整开度”和“调整间隔时间”值以及“开阀限制角度”“关阀限制角度”进行分段调控。
4:温差控制:平衡阀根据设定的温差值和传感器测得的进水温度与回水温度之差进行自动化调节阀位开度。调控方式如模式2,设定值由原来设置模式2中的“回水温度设定值”改为设置“温差设定值”。同时配合“温度偏离值”、“温度死区值”值”、“单次步进调整开度”和“调整间隔时间”以及“开阀限制角度”“关阀限制角度”进行分段调控。
5:压差控制:平衡阀根据设定的压差值和传感器测得的进水压力与回水压力之差进行自动化调节阀位开度。根据“压差设定值”、“压差偏离值”、“压差死区值”配合“单次步进调整开度”、“调整间隔时间”以及“开阀限制角度”、“关阀限制角度”进行分段+限制控制。
6:压差兼回温双回路控制:在首先满足压差控制的前提下,控制回水温度趋近与设定值。根据“压差设定值”、“压差偏离值”、“压差死区值”、“回水温度设定值”、“温度偏离值”、“温度死区值”配合“单次步进调整开度”、“调整间隔时间”以及“开阀限制角度”、“关阀限制角度”进行分段+限制控制。
7:压差兼温差双回路控制:在首先满足压差控制的前提下,控制进回水温差趋近与设定值。根据“压差设定值”、“压差偏离值”、“压差死区值”、“温差设定值”、“温度偏离值”、“温度死区值”配合“单次步进调整开度”、“调整间隔时间”以及“开阀限制角度”、“关阀限制角度”进行分段+限制控制。
8:时序模式:平衡阀可在0~24小时之内设置5个运行时段,每个时段可以设置不同的运行模式。
设置每段时间指令:时段1时间为从0点-“时段1设置”,时段2时间为从“时段1设置”-“时段2设置”,时段3时间为从“时段2设置”-“时段3设置”,时段4时间为从“时段3设置”-“时段4设置”,时段5时间为从“时段4设置”-24点。如0-7,7-12,12-17,17-22,22-24,如果某段时间段的值直接为24,则时间段编辑即终止。
若设置了时序模式,则分别对应上述运行时段的工作模式需单独设置,同样设置成上述1-6的工作模式之一。
若设置了时间段功能及时间段内的运行模式,其对应该运行模式下的运行参数也需要进行相应设置。如压差模式,即要求配置压差值。
五、 运行参数调整功能
A:温度(温差)死区值:默认值为1.0℃,在设定温度±1.0℃范围之内不做阀门开度调整
B:温度(温差)偏离值:默认值为5.0℃,在设定温度死区之外的温度偏离值,在偏离值范围内阀门采用步进调整的方式改变阀门开度,每一次步进改变阀门的角度值由“单次步进调整开度”决定,阀门调整的频率由“调整间隔时间决定”。
C:压差死区值:默认值为3KP,在设定压差±3KP的范围内不做阀门开度调整。
D:压差偏离值:默认值为10KP,在设定压差死区之外的压差偏离值。在偏离值范围内阀门采用步进调整的方式改变阀门开度,每一次步进改变值由“单次步进调整开度”决定,阀门调整的频率由“调整间隔时间”决定。
E:单次步进调整开度和调整间隔时间:由于热网水力平衡是个多元扰动系统,有压力、压差的即时响应因子,也有温度、温差的时滞响应因子,因此IBV平衡阀采用分段控制模式:在偏离区之外采用连续调节的策略,即阀门开度连续改变,直至传感器反馈值进入目标值的偏离区;在偏离区之内采用间歇步进调节的策略,单次步进调整开度决定步进的角度大小(默认值2%),调整间隔时间决定步进的频率(默认值20分钟),直至传感器反馈值进入目标值的死区。
例如,将回水温的设定为35℃,允许的温度死区1℃,温度偏离值5℃,单次步进调整开度为2.0%,调整间隔1200秒(20分钟),则向地址0x14写入0x015E(35.0℃),向地址0x17写入0x0A(1.0℃),向地址0x16写入0x32(5.0℃),向地址0x10写入0x14(2.0%),向地址0x11写入0x04B0(1200秒/20分钟)。
控制示意图:
按照上述设置,回水温度在35.0℃上下1.0℃范围内阀门不动作,当温度在29.0℃到34.0℃范围内或温度在36.0℃到41.0℃范围内,阀门以单次步进2.0%开度调整,每20分钟调整一次。
F.:开度限制:某些场合应用考虑防冻等特殊功能,我们预留了最小开度、最大开度功能,当阀门运行在自动调节时,受到此功能的限制。“远程阀位”(运行模式1)时不受此限制。
另外,用户可根据经验对阀门开关角度做一定的限制。
例如,阀门最小关阀角度不低于50.0%,最大开阀角度不大于80.0%,则向地址0x12写入0x0320(80.0%),向地址0x13写入0x01F4(50.0%)
六、软件的应用建议
在供暖系统中,二次管网的调节首先要满足水力的匹配,即各路支管分配的流量应该不大于设计流量,其次考虑节能因素减小支路的实际流量。
在供暖管路设计中,为了保证每个用暖设备运行在设计流量,需对管路进行水力计算,其原理是根据每段管路的理论最大流量与管路的流阻系数计算出该管段的压损值(即资用水头),然后多个同级支管之间的压损值进行评估,各支路压损值相差不应大于15%,如果压损过小,应该在该支路设置阻力元件人为加大压损,以满足同级支管的压损接近,这样只要在该区域的供回水之间满足足够的压差(即资用水头),就能确保各支路的水力达到设计流量。因此在一个设计好的供暖系统上进行流量匹配自动化控制时,我们可以采用压差控制的方法就可以很方便的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
压差控制模式的原理其实是通过平衡阀自身的阻力变化(即压损)来抵消该区域外的资用水头变化和区域内的压损变化(因流量变化引起),从而确保该区域内的资用水头不变。当区域内压差不变时,区域内各支路流量确保不大于最大设计流量。
在供热管网经过初期运行后,运行流量往往要小于设计最大流量,此时压差不变时,各支路的流量可能会大于实际需要的流量,为了考虑节能,我们需要减少流量,所以可以采用温差或者回水温度控制的方式来进一步降低流量。当流量大于实际需求的流量时,进回水之间的温差就会缩小,出现大流量小温差的现象,国家规范要求温差达到15℃,因此可以采用温差控制模式进行流量控制,确保温差不小于15℃。为了节省投资,我们也可以采用回水温度控制模式,因为进水温度是基本恒定的,所以回水温度也是可以算出来的。采用回水温度模式同样可以进行流量节能控制。
压差控制可以确保支路满足设计流量,即每个支路流量不会大于最大设计流量,也就保证了每个支路都会分配到所需流量。温差或者回温控制可以进一步加大温差减少流量分配。当压差和温差(回温)双回路同时作用时,就可以将每个支路的流量控制在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当一个支路关小阀门时,肯定会影响到周边支路的流量情况,体现在周边支路的压差会提高,但是由于周边的支路有压差控制平衡阀,就可以自动地调整阀门开度,将多余的压损消耗掉,从而保持周边支路的原有压差不变。在投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压差和温差(或者回水温度)控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