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内涵:从“节约”到“增效”,从“传统”到“焕新”
-
节能增效:效率革命是关键
区别于单纯强调“节约”,“增效”更注重能源利用质量的提升。当前我国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能耗占比超80%,通过能效标识制度升级(实施20周年)、数字智能化管控等技术手段,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例如,工业领域推广“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建筑领域强化超低能耗标准,交通领域加速电动化替代,实现“省一度电比发一度电更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
焕“新”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变革
“新”字蕴含双重使命:
技术创新:发展光伏、氢能等新能源技术,推广碳捕集与利用(CCU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制度创新:完善碳足迹核算标准、绿色金融激励机制,推动产品碳标识认证,引导市场选择低碳产品。
例如,2025年重点开展的“两新政策实施成效”专题,将展示创新技术如何赋能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二、重点领域:聚焦三大结构性降碳行动
-
工业绿色制造
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针对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推广余热回收、电炉短流程炼钢等工艺,力争实现单位产品能耗下降5%-10%。
-
建筑低碳转型
-
深化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广节能门窗、光伏屋顶,推动公共建筑能源托管模式,降低运行能耗30%以上。
-
交通电动化革命
加速公用车队新能源替代,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探索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车示范线路,助力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下降8%。
三、全民行动:构建“绿动未来”的生活方式
6月25日全国低碳日以“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为主题,倡导公众从细微处参与:
-
绿色消费:推广节能家电、环保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
低碳行为:鼓励公交出行、空调26℃、垃圾分类,通过“碳普惠”平台兑换激励;
-
数字赋能: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科普节能知识,如“你拍一,我拍一,低碳生活要牢记”等口诀传播。
四、政策协同:制度护航“焕新”落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生态环境部联合14个部门,形成多维度保障:
-
标准引领:更新节能国家标准200项以上,覆盖新兴行业;
-
市场机制: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探索碳积分交易;
-
区域协作: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绿色技术联合攻关。
小改变汇聚大能量:若全国夏季空调统一调高1℃,可节电约30亿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0万吨。
2025年的节能宣传周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图景的实践。当技术创新点燃绿色引擎,当制度设计打通转型堵点,当全民行动凝聚减碳合力,“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将从主题词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就最厚重的生态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