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首次公开提出 “3060”双碳目标,并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国家、城市、园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开启新篇章。
政策要点: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
2024年0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政策要点:《意见》指出,鼓励绿色工厂进一步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创建“零碳”工厂/园区。同时提出了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明确发展方向。
-
2024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将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政策要点:会议着重强调,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将“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写入明年重点任务中。全力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同时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
-
2024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明确要求建设一批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促进工业资源规模化,将零碳工厂/园区纳入工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工作。
政策要点:此次会议特别强调了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旨在推动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全面启动工业节能降碳行动,以及积极建设零碳工厂和工业园区,从而推动工业资源向规模化、高值化方向发展。
-
2025年1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将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同时建立零碳园区(工厂)、零碳社区和零碳乡村,进一步明确零碳园区建设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地位。
政策要点:将统筹谋划“十五五”碳达峰行动,研究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其中,加快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社区和零碳乡村是重要举措之一。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将“零碳工厂认证标准”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中央财政计划投入超500亿元支持园区绿色基建。
政策要点: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这明确指出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
2025年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
政策要点:我国正式启动零碳园区建设试点工作,通知明确各省级单位可推荐不超过2个园区参与试点。同时明确了零碳园区建设的八大重点任务。
-地方政策-
-
江苏省:《江苏省(近)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南(暂行)》(2024年3月30日)
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2023-01-17
政策要点:以能源活动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为重点,研究制定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
-
苏州市:《国家碳达峰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实施方案》(2024年5月9日)
政策要点:要形成一套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树立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标杆。
-
安徽省:《安徽省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试行)》(2024年5月13日)、《启动零碳产业园区示范创建工作》
政策要点:到2027年力争打造5个以上零碳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20个以上零碳产业园区,构建促进园区零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
山东省:《山东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2023年7月6日)
政策要点:筛选一批低碳工作基础较好,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园区和社区开展近零碳示范创建。到2025年,建成一批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总结近零碳建设模式和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