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零碳园区建设绘制出一幅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潘小海表示,“建设零碳园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双碳’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对于丰富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消纳渠道、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激发制度和科技创新活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八方面重点任务统筹推进
园区是产业经济发展、创造社会就业的重要平台,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零碳园区则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目标、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期。虽然过去五年‘双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压力增大、高耗能行业深度降碳困难、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推广应用受限等挑战,亟待通过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实现‘破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零碳园区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该负责人介绍,《通知》提出八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推动园区供热系统实现清洁低碳化。
二是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健全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三是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鼓励园区加快自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布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探索“以绿制绿”模式,支持高载能产业有序转移集聚。
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表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打造一批零碳园区,开展园区用能系统变革的路径模式创新、技术方案创新、政策机制创新,探索园区减碳增效转型路径,对于推进全国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促进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健全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加强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五是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完善园区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基础设施。
六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支持园区探索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围绕低碳零碳负碳先进适用技术打造示范应用场景。
七是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建设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强化用能负荷监控、预测与调配能力。
八是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支持政府、园区、园区企业、电网企业、能源综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探索新模式新机制。